登录/注册
所在位置 > 首页 > 热点资讯 > 政策资讯

全球及中国无人接驳车之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全景洞察研究

一、市场发展综述

     无人接驳车属于低速无人驾驶汽车的一种,该车不仅没有驾驶座,更没有方向盘,一切指令均自动执行。目前无人接驳车主要应用于固定并且环境相对简单的场所,比如园区、机场等。主要用于载人或者载货作业,时速通常不超过60km/h。无人接驳车主要分为Minibus和Robobus两大类,Minibus即微循环接驳车,Robobus即自动驾驶小巴。

     当前,我国无人接驳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,随着国家对自动驾驶的日益重视以及对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加,国内无人接驳车市场试验车型不断涌现,无人接驳车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。其中,国内外无人驾驶小巴Robo-Bus)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快速成长阶段,相关车辆主要应用于交通枢纽、城市主干线道路等固定且环境相对简单的场景。中国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目前主要应用于3-5公里城市末端交通微循环(开放)场景,提供城市公交服务,并与干线交通形成互补。同时还可应用于智能网联示范区、景区、园区、机场、公园、校园等封闭场景,主要用于载人作业,时速通常在40-60km/h之间。

二、全球及中国无人接驳车:自动驾驶小巴(Robobus)市场竞争格局分析

1)全球层面技术、规模均领先的大型企业,如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、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、北京轻舟智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、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、美国Zoox公司(亚马逊旗下自动驾驶公司)等。该阶层是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,在研发资金、原材料供应、生产设备及工艺、产品品牌、研发投入、客户范围等方面都保持着较大的优势,在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上基本处于垄断地位,并引领着整个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行业的发展方向。

2022-2023年全球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销售收入分别为1.63亿元、2.41亿元,2024年全球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销售收入约2.51亿元,较上年增长4.15%。随着世界各国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,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,预计到2030年全球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销售收入达到6.60亿元。

2)中国自2020年至今,随着“双智城市”政策的推动,自动驾驶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2021年11月末,百度和金龙联合打造的自动驾驶巴士Robo bus,在重庆永川启动全面商业化运营。随后轻舟智航、文远知行、翰凯斯、东风悦享先后实现Robo bus落地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、合肥、苏州、重庆、沈阳、嘉兴、西安、无锡、苏州等全国多个城市,并逐步在公开道路提供接驳服务。

2022-2024年中国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销售收入分别为1.15亿元、1.71亿元、1.78亿元,2024年中国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4.09%。未来几年,随着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,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应用场景的拓展,以及海外市场出口贸易规模的增加,预计到2030年中国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市场销售收入达到4.51亿元。

未来5-10年,在智慧交通、智慧园区、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动下,我国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产业将迎来爆发期

近年来,中国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产业发展速度较快,相关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车辆已成功进驻国内50多个城市的景区、园区以及主街道。但我国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的市场应用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,主要以封闭或半封闭环境,以及相对简单的混合交通环境为主。未来5-10年,在智慧交通、智慧园区、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动下,我国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产业将迎来爆发期,整个产业将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,无人驾驶小巴(Robo-Bus)有望在更多场景中实现商业化应用。

购买流程

Purchase process

  • 专业市场咨询机构

    专业调研团队,专业数据库。
  • 产学研一体化智囊平台

    全领域智囊专家顾问5000+位
  • 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

    完善服务,无偿售后。
  • 权威数据高效服务

    权威、可靠、及时、高效、个性定制服务